第(2/3)页 在高句丽军队把所有的事情办妥之后,李金珠带着高句丽王,在御前侍卫的保护下,乘坐凤辇先行。 之后是各部人马,最后是赵曼成领精兵万人断后。 只是这一趟,并不好走。 一路上战兵逃往不断,甚至有的是成片成片的逃亡。 赵曼成、李允宠对此很沉得住气,没有动摇。这一次逃亡之旅,就是挑选忠臣的路途。 鸭绿江的水军,沿海的海军,还有这七万兵丁。 对高句丽还有感情,觉得还有希望的人,会坚定不移的跟着他们走。相反,他们或逃回去家。 或在军官的带领下,干脆投靠吴年。 大浪淘沙,剩下的都是金子。他们可以依靠这些金子,守住汉江,守住汉城,保住半壁江山。 而且南方是李家、赵家势力根深蒂固的地方,又是崇山峻岭,适合防守。 二人对于前途,充满了信心。 该走的走了。 该来的当然也来了。 这日上午。 自告奋勇担当先锋的赵盐亭,首先率部到达了高句丽京城。 “赵”字旌旗下。赵盐亭身披厚重的盔甲,跨坐骏马,十分振奋的看着前方伟岸的城墙。 当年自己的选择,真是太对了。 辽东四府,加上高句丽的半壁江山,立下一国基业,绰绰有余。我身为开国功臣,校尉之一。 怎么也能捞取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。 赵氏与吴氏始终。 与国共存亡。 振奋之余,赵盐亭抖擞了精神,下令道:“分出四个千户的战兵,接管城防。” “分出四个千户的战兵,进入高句丽王宫。” “传我军令。城中分毫,都不能动。谁敢违犯军纪,杀无赦。” “是。”赵盐亭的亲兵大声应是,传令下去了。不久后。吴年军赵盐亭部,彻底接管了高句丽京城。 很快。留下来的高句丽文臣武将,权贵、书香都得到了消息。他们走出了家门,汇聚往城北,迎接新王入城。 老臣于威则的府邸。 于威则既没有跟随高句丽王南狩汉城,也没有自尽殉国,更没有投降吴年的打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