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石显。 这个首先站出来的人。 一榜没名号,二榜也没有。三榜排在末尾。 典故。“名落孙山”。 这石显便是孙山啊。 有才学,但不多。 吴年毫不犹豫的拿起笔来,沾染了赤墨,朱笔御批。在石显等十五人的名字外,画了一个圈,然后交给了内阁首辅刘知行,说道:“点石显为状元,其他十四人。按照原本的名次排列,分别是榜眼、探花,陆续往下排,占了前十五的名次。” 内阁大臣们,尽管心中有所猜测。但是听到这里,却还是大吃一惊。崔无双失声道:“大王不可。” “如何不可?”吴年眯起眼睛,看向这位崔大人。 崔无双脱口而出后,便后悔了。自己是幽燕人出身,又是新入阁,资历很浅。做事得以低调为主。 更何况,这件事情是君父的决断? 虽然后悔,但是崔无双不得不硬着头皮,说道:“大王破格提拔石显为状元,考生会不满,但也就是私下里发牢骚。” “现在大王要提拔十五人,把其他人排列在十五人之后。我恐怕考生会闹事。” 说到这里,崔无双深呼吸了一口气,抬起一张绝世美颜的俊脸,诚恳对吴年说道:“大王。国家开科取士的标准,还是应该以文章为主。” 崔无双在没入阁前,在礼部当官,与内阁大臣们都认识。但谈不上交情。 不过刘知行、张海平、李勇都是公心。 刘知行对吴年振袖说道:“大王。崔大人说的极是。这件事情还请三思。” 张海平立刻站了出来,表示赞同崔无双。 李勇沉吟了一下后,对吴年说道:“大王。臣也认为三位大人说的对。大王可以把名声放下。” “而把实惠留给这十五人。在以后,酌情提拔。” 只有公孙桑一言不发,态度很明显。我是大王的跟屁虫。只要大王赞同的,我都赞同。 只要大王反对的,我就反对。 你们反对大王,就是逆贼。 崔无双感激的看了一眼刘知行三人,内心很是温暖。自己在礼部做官的时候,没有因为是幽燕人,而受到鄙视、排斥。 入了阁,资历浅薄,与他们也没交情。但他们愿意帮我说话。 大汉朝这里,官场环境真是太好了。 然后,刘知行、崔无双、张海平三人都对李勇行了注目礼。不愧是老成谋国的人。 曲线救国。 第(2/3)页